一梦不醒才是福
发布者:汉唐公证处 浏览量:1720
公证员助理 刘思雅
有时写一个人,就是写了一个民族。
《陆犯焉识》是我看的第一本严歌苓的长篇。
书里有活着的影子,有围城的方鸿渐,也有夹边沟。
有豆豆的遥远救世主,有阿耐的大江东去里那个刚进厂的宋运辉,有续集里独力对抗世道的柳均的影子。
全书的80%都是五星特效外挂开动,精彩之至。
唯最后的归来的一段,太俗了,又见琼瑶。不如不写。
看完书又翻了翻读后感,摘几段不错的:
“严歌苓是一个造字杀人的作者,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操纵着所有汉字,也得以调动读者最深切的感官体验。不知道别人如何开启对她的阅读,就我而言,每一次都是一场爆炸,耳鸣眼花,无法进入现实。就是好不容易进了现实,还要小心翼翼,四处打量,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回到的是她笔下的世界。那里生灵涂炭,打打杀杀,可偏要淡定从容,就是怯懦了,也要把怯懦明明白白的亮出来,绝不能私藏。”
“绝不会猜想到眼前这个又丑又老指甲永远洗不干净的糟老头,曾经为了这个天真似孩童的老太太翻山越岭,历尽千辛。你甚至还会觉得这对老夫妻的生活沉闷得可以。可假如你知道他们付出了一辈子肝肠寸断的思念,肉体精神的倍受煎熬,最终才能够在这样和煦的阳光下,在这样美好恬淡的下午,就这么静静地坐在一起,坐在同一张桌子的两边,如果想拉住对方的手,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这样去做,可能就会忍不住落下泪来。原来旷世恋情中,真的是少不了旷世的等待。就这么一点一滴,从旷日持久里熬出头来。”
“严歌苓对文字的掌控,已臻化境。你可以说她是在“卖弄”,将那些字、词组与句子玩弄于股掌之上;但是她又卖弄得那么独特、精巧,让你不得不承认那一丝若有还无的“匠气”正是她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地方。”
“我不知道严歌苓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人生,才有这样缜密的细节和洞察力,.....假使我们是陆焉识,大概颓唐仓促之间都顾不上家里已经掉了一个拉环的窗帘,可是严歌苓注意到了,她也让她眼里的陆焉识注意到了。”
“人还没走,荒凉先出现了。”
“慢慢地在与天斗,与人斗,与自己斗的拉锯似日子的磨练中,焉识“终使他身上满布的旧时代文人华贵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”,也终于把前生所有的际遇磨练成了一根亮琤琤的针,而那些脉络清晰的往事线索只为穿过那根岁月的针,成为缝补他一生缺憾的工具。半本书翻过去,原来这是一部爱情小说。它藏在历史的苦难里,岁月的荒芜里,人类的盲点里。”
严歌苓曾说
“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不好的故事,只有没写好的故事。写作就是有话不好好说,把话说得跟别人不一样,说的是这件,让人想到更多,谁能超过故事本身所表现的越多,谁能在故事底下埋的更多更深,谁就更牛。”